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
0
Software Development

從零開始學 Python系列 第 2

Day2 - 變數與基本資料型態:讓程式開始「記得事情」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今天的學習目標:

  • 瞭解什麼是「變數」與它的用途
  • 認識 Python 中的四種常見資料型態:整數、浮點數、字串、布林值
  • 寫出簡單的變數宣告與資料運算

甚麼是變數?

在程式語言中,「變數」就像是一個能裝資料的小盒子,你可以把東西放進去、改掉、或拿出來用。

name = "Chloe"
age = 20
height = 168
is_student = True

說明:

變數名稱 資料型態 資料內容
name 字串 "Chloe"
age 整數 20
height 浮點數 168
is_student 布林值 True

Python 中的基本資料型態

類型 範例 說明
整數 int 10 沒有小數點的數字
浮點 float 3.14 有小數點的數字
字串 str "Hello" 一串文字,用 "" 包起來
布林 bool True / False 表示是或否、真或假
name = "Chloe"
age = 20
height = 168
is_student = True

print("My name is", name)
print("I am", age, "years old.")
print("My height is", height, "cm.")
print("Identity_student:", is_student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5-08-01 231948

exercise

  1. 宣告一個變數 score 存放學生成績
  2. 印出「成績:__ 分」
  3. 改變分數為 score = score + 5,代表加分
  4. 再印出「調整後成績:__ 分」
score = 85
print('成績:', score)
score = score + 5
print('調整後成績:', score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5-08-01 233416

學習心得:

今天我學會了如何使用「變數」來儲存資料,程式不再只是單純地印出一句話,而是可以「記住」一些資訊並進行運算。
一開始我寫了一段程式想輸出成績:
螢幕擷取畫面 2025-08-01 233234

score = 85
print("成績:" + score)

結果卻出現錯誤訊息:

TypeError: can only concatenate str (not "int") to str

才發現原來 Python 不像 Java 可以自動把整數接在字串後面,必須手動轉成字串(例如 str(score)),或使用逗號分隔、f-string 等方式。這個錯誤讓我更清楚地理解了 Python 對資料型別轉換的要求,也提醒我下次在輸出變數時要更細心。而我也另外學會了f-string的寫法:

score = 85
print(f'成績:{score}')
score += 5
print(f'調整後成績:{score}')

我覺得程式有趣的地方,卻也是我當初學 Java 最難理解的,就是「同一種情境可以有多種寫法」。我也不曾真正理解他們每個寫法的意義是甚麼。然而我藉由這次的錯誤,了解在python中用逗號分隔方式會自動幫忙做型別得轉換。而手動使用 str() 轉換則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掌握目前的資料型態,也有助於未來除錯與理解程式邏輯。
明天我會繼續學習 input() 的使用方式,讓程式不再只是我對電腦說話,而是能和使用者互動,根據輸入內容做出不同反應,讓程式更有溫度與智慧!


上一篇
Day1 - 安裝 Python 與 Hello World:邁出學程式的第一步
下一篇
Day3 - input() 與型別轉換:讓程式能與使用者互動
系列文
從零開始學 Python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